二维码
微信关注彭婷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1-01-24 60人阅读
头像 三甲
彭婷
血液病科
主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内在或者外在因素所致的红细胞在血管内或者血管外破坏,而新生的红细胞不足以满足生理需求,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减少以及因此导致的贫血、溶血等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为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发热,可伴随皮肤巩膜黄染、茶色或者酱油色尿、肝脾肿大、腰酸等不适。

        溶血性贫血发病原因可从内在和外在因素分析。     

        第一、红细胞内在因素: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脆性改变、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使得红细胞稳定性较差,发生血管外或血管内溶血,常见于先天性疾病。例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第二、红细胞外在因素:包括免疫性因素,红细胞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抗原刺激人免疫系统后,机体产生抗体或者吞噬细胞,对刺激后的红细胞或者红细胞环境做出反应,最后导致红细胞被溶解、破坏或者被吞噬。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比如新生儿溶血、ABO血型不符溶血性贫血、同血型输血后血型不规则抗体产生的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因素,包括机械性破坏,例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虐原虫破坏、心脏瓣膜术后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溶血。感染、化学毒素等因素:各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蛇毒、铅中毒。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84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头像
彭婷
血液病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赣州市人民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