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范昭伟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1235人关注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
2021-01-24 245人阅读

范昭伟
介入与放疗中心
主治医师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
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介入放射学用钢圈栓塞术,极大地改善了动脉瘤的预后。
1.术前常规准备:传染病四项、血、尿、粪常规、血糖、电解质、正位胸片、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全套和心电图。
2.术前特殊准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颅内动脉的血流;头颈部血管MRA或CTA,详细了解颈内外动脉、动脉瘤形态、瘤颈宽度和载瘤动脉;视力异常者进行视神经电生理检查,眼压测量等。
3.介入操作程序:经皮经股动脉穿刺引入6F血管鞘,经鞘管引入5F猎人头导管完成全脑血管造影。建议采用等渗对比剂向病变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引入交换导丝,沿导丝送入6F的椎动脉型导引导管至颅底水平。沿导引导管送入2.5~3F的微导管,微导管与微导丝配合下小心将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腔内,选择合适直径的三维钢圈、密切透视监测下缓慢送入动脉瘤内成袢呈网篮状,而后再送入直径较小的三维钢圈或柔软螺旋钢圈致密填塞动脉瘤,至动脉瘤内血液凝固血流消失。
新型水膨胀钢圈、带纤毛钢圈可极大地增加栓塞效果,节省栓塞钢圈,节约治疗费用。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在全麻状态下进行。
4.术后处理:抗凝治疗3天,强有力抗痉挛治疗2周,适当的营养神经和消水肿治疗。1个月拍摄头颅侧位片,了解钢圈位置及形态变化;1个月、3个月脑动脉MRA判断动脉瘤愈合情况。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70个。(每人仅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