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魏晓冬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冠状动脉阻塞的药物溶栓方法

2021-01-24 1915人阅读
头像 三甲
魏晓冬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当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严重狭窄时,患者可能会随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目前预计直接PCI的时间大于120分钟,建议其选择药物溶栓治疗,尽可能在10分钟之内给予病人溶栓药物治疗。

目前来讲,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患者可以在30分钟之内静脉滴注150万到200万单位的尿激酶,此溶栓药物相对来讲,脑出血风险相对较高,用药时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氧,心电等。

如果目前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相对来讲安全性能更高一些,代表性的药物有阿替普酶、来替普酶、替奈普酶等。一般先静脉注射15毫克,继而在30分钟内在静脉滴注50毫克,其后在一小时内再次滴注35毫克。在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之前,要先用5000U的肝素静脉注射。用完溶栓药物之后,要以700~1000U/h持续静脉滴注48小时,以后改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连续用3~5天。

在溶栓后如果出现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两小时以内回降大于50%,心前区疼痛的症状在两小时内基本消失,或者是两小时内出现了再灌注心律失常,此时考虑患者溶栓成功,对于溶栓失败的患者要择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93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头像
魏晓冬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