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636人关注
小孩子积食按摩哪里
2020-12-31 110人阅读
问题描述:小孩子积食按摩哪里

三甲
张雪莲
儿科
主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医生回答(1)
小孩子有积食的症状,可以给宝宝按以下的方法按摩:首先将双手搓热,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腹部,因为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胃肠道蠕动加快以后,集聚在儿童肠道内的食物就可以有效的排除,这样对于儿童积食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每天给宝宝按摩3~5次,每次按摩5~10分钟即可;其次可以给儿童按揉足三里穴,家长可以用大拇指按揉儿童的足三里穴,一般来说按揉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34个。(每人仅限一次)
相关推荐
小孩子积食按摩哪里
孩子如果是积食了,可以给孩子按摩中脘穴、梁门穴、天枢穴和足三里穴。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孩子积食的症状,能够消食导滞,健脾益胃。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位置;梁门穴,它是在上腹部,肚脐上五指宽,在前中线旁开三指的位置;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指宽,距离胫骨前缘有一横指的位置,天枢穴则在腹部的中央肚脐旁开三指宽处。

三甲
柳英丽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问答
小孩子积食按摩哪里
孩子如果是积食了,可以给孩子按摩中脘穴、梁门穴、天枢穴和足三里穴。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孩子积食的症状,能够消食导滞,健脾益胃。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位置;梁门穴,它是在上腹部,肚脐上五指宽,在前中线旁开三指的位置;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指宽,距离胫骨前缘有一横指的位置,天枢穴则在腹部的中央肚脐旁开三指宽处。

三甲
雷宇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问答
不消化积食按摩哪里
可以按摩中脘穴,下脘穴和天枢穴。
中脘穴在胸骨下面和肚脐中间的地方是联系消化系统的重要位置,是任脉上的主要穴位,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腹胀腹泻。
下脘穴,在肚脐正上方三指宽的地方属于任脉,是经脾和胃的重要穴道,按摩这个穴位有缓解腹胀的作用,还能治疗消化不良的症状。
天枢穴在肚脐两侧三指宽左右的地方,是胃部的重要穴位,按摩时可以治疗胃肠疾病的功效,能有效缓解腹胀。还可以用手掌按着逆时针的方向轻轻地按摩腹部,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缓解腹部胀痛,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一定要清淡饮食,吃一些消化吸收的食物。
三甲
冯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问答
不消化积食按摩哪里
可以按摩中脘穴,下脘穴和天枢穴。
中脘穴在胸骨下面和肚脐中间的地方是联系消化系统的重要位置,是任脉上的主要穴位,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腹胀腹泻。
下脘穴,在肚脐正上方三指宽的地方属于任脉,是经脾和胃的重要穴道,按摩这个穴位有缓解腹胀的作用,还能治疗消化不良的症状。
天枢穴在肚脐两侧三指宽左右的地方,是胃部的重要穴位,按摩时可以治疗胃肠疾病的功效,能有效缓解腹胀。还可以用手掌按着逆时针的方向轻轻地按摩腹部,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缓解腹部胀痛,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一定要清淡饮食,吃一些消化吸收的食物。

三甲
曹玺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问答
积食消化不良按摩哪里
积食、消化不良,可以进行胃部按摩。
胃的部位主要是在肚脐以上偏左,那么因此在这个部位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胃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但是这个时候单纯的按摩并不一定能够解决症状,因此还需要用一些药物。对于小孩来说,可以用一些促进消化的,比如说健胃消食口服液,那么就可以解决这种症状。而对于成年人来讲,可以用健胃消食片加上消化酶,再加上吗丁啉来控制症状,对成人来讲,像这种情况可能是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往往是因为吃太多了不好消化,那么也可能是因为慢性的胃肠疾病,因此,如果经常出现对于成年人来讲,最好是做胃镜明确诊断。

三甲
刘衡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问答
小孩子积食艾灸哪里
一般艾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通过温热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艾灸对于很多疾病都是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主要的功效就是可以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散寒除湿。孩子如果是出现了积食的现象,通过艾灸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作用的。艾灸的穴位包括有神阙穴、足三里、中脘穴、丰隆穴、胃俞穴等等。建议就是不要自己进行的,需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否则容易导致烫伤宝宝的皮肤也有可能就是由于穴位不准,这个也是影响效果的。一般如果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要多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东西。
三甲
何丽美
小儿科
主治医师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问答
小孩子发烧按摩哪里
小孩子发烧按摩哪里?在上一篇《孩子发烧怎么按摩》这篇文章里,介绍了发热之外感发热与肺胃实热证的小儿推拿治疗,在接下类文章里咱们具体介绍一下,阴虚内热,气虚发热证的推拿治疗。一、阴虚发热证常见症状:这类患儿,常在午后发热,手脚心热,睡眠时盗汗,饮食减少,观察患儿的舌质发红,舌苔会出现剥苔,指纹淡紫色。治则:滋阴清热。处方:补肺经100-300次、补脾经100-300次,揉二马(此穴代替补肾阴)300次,推涌泉(引热下行)300次,按柔足三里100-200次,运内八卦(清退虚热)100-200次。二、气虚发热证。常见症状:患儿发热,但热势不高,这类患儿体力差,不愿意活动,稍活动容易出汗,语声低微,没食欲,舌质淡,舌苔白,指纹色比较淡。治则:健脾益气为主,清热为辅。处方:补肺经,100-300次,补脾经100-300次,运内八卦200次,摩腹、分腹阴阳100-200次,按柔足三里200次,揉脾腧、肺俞穴200次。注意事项:一、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营养要均衡,千万不要强行喂养,这样容易因进食过量加重胃肠负担。二、患儿在发热期间,不要吃油腻食物,可以吃少量水果,少量多次的补充水分。三、不要给患儿添加过多的衣被,确保孩子既不受凉又要保持皮肤干爽。四、虚证的发热,与家长的不合理喂养与护理方式与很大关系,家长一定多注意。。

三甲
侯丽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问答
小孩子发烧按摩哪里可以退烧
小儿发烧时可通过推拿左手的腕横纹至肘横纹,快速向上推大约300次。
推拿可作为小儿退烧的一种辅助方式,在小儿出现体温超过38.5°C时,还是应该首选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烧治疗。若小孩在夜间家中发热无退烧药,且就诊购药不方便以及高热不退效果不佳的情况是,此时可选择推拿以及物理降温进行辅助退烧治疗。常用的物理降温的方法有贴退热贴,以及用温水擦拭小孩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等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三甲
卢卫红
小儿科
主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问答
小孩子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小孩子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可以给孩子按摩双侧肺俞穴,它在人体的背部,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指的位置,双侧列缺穴,他是两手的虎口自然交叉,一手的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粗中上,食指指尖所到达的位置即为列缺穴。
双侧合谷穴,它在手背的虎口处,当拇指和食指相互合拢的时候,最高处即为合谷穴。
天枢穴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的位置,这些穴位共同按摩可以起到宣肺解表,促进肺功能恢复的作用。

三甲
张继要
小儿科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问答
孩子积食按摩哪个部位
孩子积食又叫积滞,是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临床特征为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或者脘腹疼痛,嗳气酸腐或者呕吐,大便酸臭溏薄或者秘结。这种疾病等同于西方医学的消化不良。这种疾病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发生,但是最常见的年龄阶段是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寒,人工喂养或者病后失调可以导致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兼夹出现于其他疾病如感冒、肺炎、泄泻等疾病的过程中。这种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小儿可以因为积食日久,迁延失治,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转化为疳证,所以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的说法。孩子积食可以分为乳食内积,食积化热,脾虚夹积三种不同的证型。治疗方法除了根据以上辨证论治之外,还可以根据证型不同口服不同的中成药物如乳食内积证可以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化积口服液、保和丸,食积化热证口服枳实导滞丸、清热化滞颗粒,脾虚夹积证口服小儿香橘丸。除了以上药物治疗,还可以采取推拿按摩疗法。不同证型按摩推拿的部位也不一样。乳食内积证进行清胃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按中脘、足三里,推下七节骨,分腹阴阳。食积化热证除了以上穴位,加清天水河,清大肠,烦躁不安加清心平肝,揉曲池。脾虚夹杂证补脾经,运内八卦,摩中脘,清补大肠,按揉足三里等。

宿军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