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柳英丽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625人关注
新生儿溶血症怎样才算痊愈
2021-03-30 98人阅读

柳英丽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语音内容:
孩子的皮肤,巩膜的黄染逐渐消失,孩子没有水肿的情况,而且孩子的肝脾回缩变成正常的大小,孩子的血红蛋白也恢复正常,孩子的大便颜色也变成金黄色。最主要的是查血,孩子体内的胆红素值会降到正常,而且孩子的血红蛋白也正常,没有贫血的情况。
新生儿溶血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血型不合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临床上主要是要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促进黄疸的消退。也可以给小苏打碱化血液,或者是给予白蛋白治疗,如果孩子贫血严重,需要换血治疗。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57个。(每人仅限一次)
相关推荐
新生儿溶血症怎样才算痊愈
孩子的皮肤,巩膜的黄染逐渐消失,孩子没有水肿的情况,而且孩子的肝脾回缩变成正常的大小,孩子的血红蛋白也恢复正常,孩子的大便颜色也变成金黄色。最主要的是查血,孩子体内的胆红素值会降到正常,而且孩子的血红蛋白也正常,没有贫血的情况。
新生儿溶血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血型不合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临床上主要是要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促进黄疸的消退。也可以给小苏打碱化血液,或者是给予白蛋白治疗,如果孩子贫血严重,需要换血治疗。

三甲
雷宇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语音
新生儿溶血症发病原因
有一些宝宝生后不足24小时,就出现皮肤粘膜黄染。而且进行性加重,这时候就要注意宝宝是否患上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次之。此病发病的原因为母亲和宝宝的血型不合所致,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母体产生抗胎儿红细胞抗体,此抗体再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使红细胞破坏而发生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史分为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一般母亲为O型血,宝宝为A型或者B型血,少数母A婴B或母B婴A。由于AB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某些植物、寄生虫及细菌中,母亲通常在妊娠前早已接触过AB血型物质抗原的刺激,并产生了相应的抗A抗B的IgG,故ABO血型不合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在第一胎即可发病。Rh血型不合:母为RH血型阴性,缺乏D抗原,婴儿Rh阳性,具有D抗原,分娩时胎儿Rh阳性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使之产生DIgG抗体,后者再进入胎儿体内即产生免疫性溶血。胎次越多,受累越重。若其母曾输过Rh阳性红细胞,也可产生抗体,这时候第一胎Rh阳性胎儿也可发病。通过上述讲解,你明白新生儿溶血症发病原因了吗?

三甲
李学英
小儿科
主任医师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语音
新生儿溶血症的诊断
一、何谓新生儿溶血症呢?新生儿溶血症是指由于母亲婴儿血型不合从而导致的胎儿或出生后发生同族免疫性溶血,目前已发现26个血型系统,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MN血型不合较罕见。二、新生儿血型不合有哪些表现呢?1.黄疸:大多数Rh溶血症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迅速加重,多数ABO溶血症患儿黄疸生后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溶血严重,可以出现胆汁淤积,出现结合胆红素增高。2.贫血:轻重不一,重症Rh溶血,出生后就可以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免疫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以生后21~42天发生晚期贫血,有的宝宝持续数月。3.肝脾肿大:Rh溶血症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ABO溶血症患儿不明显。4.胆红素脑病:可以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和慢性胆红素脑病,慢性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三、新生儿溶血症宝宝做哪些检查呢?1.母婴血型检查:证实有没有血型不合存在。2.检查有无溶血:早期新生儿血红蛋白小于145g/L;网织红细胞增高大于6%;血涂片有核红细胞增多大于10/100个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3.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测定: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头部磁共振扫描。四、新生儿溶血症诊断1.产前诊断:⑴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和RH血型测定,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中抗体动态监测。⑵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大于1:64提示有可能发生ABO溶血症。⑶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抗体作为基础值,以后每2~4周监测1次,当抗体效价上升,提示可能发生Rh溶血症。2.生后诊断:新生儿娩出后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有母婴血型不合,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中有一项阳性者即可确诊。

宿军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语音
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原则
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原则,关键的预防措施就是开展必要的产前检查,尤其是既往发生过新生儿溶血病的孕妇,如果再次怀孕分娩,更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检测。通过检测来判断孩子有没有溶血的可能。
如果判断母子血型不合,发生溶血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动态检测新生儿的胆红素,如果新生儿小时胆红素达到光疗的指征,应该积极的进行干预,以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等情况。目前除了极少数的重症患者在宫内已开始接受治疗,以减轻贫血或者是防止胎大部分溶血病的患儿,一般情况下是在生后进行治疗的。

三甲
王磊
小儿科
主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语音
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以AB0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AB0溶血病占85.3%,Rh溶血病占14.6%。那么怎么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呢?1、如果宝妈是0型血,宝爸是A型血或B型血,那么宝宝的血型就有可能是A型或B型血,新生儿溶血症的几率就要大一些,所以O型血的宝妈一定要做好产前检查。2、如果0型母亲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或上一胎有新生儿重症黄疸,或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者,应警惕本次妊娠有母子血型不合可能,要做好产前检查。3、Rh阴性血型孕妇二次怀孕尤须小心。Rh阴性妇女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胎儿后,胎儿的血液可能会进入到孕妇的血液中,使孕妇产生针对Rh阳性血液的抗体。当孕妇下次怀孕时,如果胎儿血型为Rh阳性,孕妇体内已经存在的抗体就可能进入到胎儿的体内,直接导致新生儿溶血病。4、建议Rh阴性孕妇产前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Rh阳性血液的抗体,如果存在该抗体,应尽早注射相应的抗Rh兔疫球蛋白,以中和进入母血的Rh抗原。5、目前临床常用的预防方法,是对Rh阴性妇女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胎儿后,72小时内肌肉注射抗D球蛋白300ug,能起到满意的预防效果。

三甲
张雪莲
小儿科
主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语音
新生儿溶血症如何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引起体内血清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皮肤黄染和贫血。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需要做溶血试验确诊。在孩子确诊溶血病时,需要给孩子蓝光退黄、免疫球蛋白阻断进一步溶血。孩子照蓝光时,要注意遮盖外阴及眼睛,注意孩子多吃奶、喂水,注意皮肤黄染和皮疹情况。
三甲
赵力力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语音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最常见的是ABO溶血病。约占新生儿溶血的85.3%。主要是由于o型血母亲不具有红细胞A或者B血型抗原,胎儿具有的该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当再次怀孕,不完全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如果胎儿ABO血型与上一胎相同。那么,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致敏红细胞,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引起溶血。由于自然界存在A或B血型物质,如某些植物,寄生虫,破伤风及白喉类毒素等,O型母亲,因此在第一次妊娠前,已接受或A或B血型物质的刺激,血中已存在抗A或抗B,因此怀孕第一胎时,抗体就可以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表现 ABO溶血,不发生在母亲AB型,或婴儿O型,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型或B型的新生儿身上。 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黄疸,贫血,伴有肝脾大。实验室检查,检查母子血型及溶血项的检查进一步确诊。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1.过高的间接胆红素可透过新生儿血脑屏障,造成核黄疸,胆红素脑病。蓝光照射,迅速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的产生。2.白蛋白可以增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连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可以进行白蛋白的静脉滴注。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4.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治疗也可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5.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输注,减轻抗原抗体反应。6.严重者可以换血疗法。

三甲
林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语音
新生儿abo溶血症的表现
新生儿发生abo型溶血主要还是因为母亲是o型血,而胎儿是a型或者是b型血,其他的血型在临床上极为少见,abo溶血也有重度和轻度的之分,轻度的会出现黄疸贫血,严重的可能会有严重的贫血或者是死胎的表现,如果溶血较为严重,还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脑部损伤,所以在临床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新生儿abo溶血的表现:第一是临床有特殊症状表现,通常新生儿出生之后要观察有无贫血黄疸以及肝脾大等溶血的症状,如果是症状较为明显的话,考虑是新生儿溶血病。第二是进行贫血的检查,abo溶血的宝宝大多都会有贫血的可能,一般绝大多数是轻度的溶血贫血,少部分会有重度贫血,只占到新生儿的5%左右。第三是进行实验室的检查,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如果有水肿、贫血,而且在出生24小时出现黄疸的话,需要进行相关的血常规等医学的检查。第四是进行夫妻双方血型的测定,如果女性之前有不明原因的流产、胎停历史或者是新生儿重度黄疸的产妇,要进行夫妻双方的血型测定,如果血型不合需要继续测定女性的血型抗体。第五是进行羊水的检查,如果在产检过程当中,羊水是无色透明的,就不必过于紧张而重度溶血的患者,羊水会呈现黄绿色,并且通过检查羊水当中的胆红素含量较高,可以针对孕妇的以及胎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要终止妊娠。第六是影像学的检查,如果出现全身性的水肿,x片检查有软骨质增宽的透明带,B超的检查会显示胎儿的肝脾肿大或者是腹腔内出现积液提示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的可能性增高。总结: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按时做好产检,如果是检查过程当中发现父母的血型不合,要进行血型抗体的测试,新生儿出生之后如果发生abo溶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三甲
徐廷英
产科
主任医师
解放军第960医院
语音
新生儿溶血症是什么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通常分为ABO溶血和rh溶血,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ABO溶血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型或者B型,AB型或胎儿O型则不发生ABO溶血,百分之40到50%的ABO溶血是发生在第一胎的,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RH阴性母亲首次妊娠是不会发生RH溶血的。
如母亲再次妊娠是可以发生RH溶血的,所以无论是ABO型溶血,还是RH溶血都是需要立即就诊的。

三甲
马翠
小儿科
主治医师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语音
新生儿溶血症可怕吗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者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母亲体内不存在胎儿的某些由父亲遗传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或者母体,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这些抗原后,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当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给予胎儿红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从而引起溶血病。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来说,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溶血病。其中一种是abo溶血,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者b型,如果母亲为ab型或者婴儿为o型,只不会发生abo容血病。另一种主要是由于rh溶血,rh血型系统有6种抗原,分别是D、E、C、c、d、e。当缺乏这6种表面抗原时就会出现rh溶血。出现溶血的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数Abo溶血表现为黄疸,贫血。Rh溶血症症状表现比较严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死胎。大多发生rh溶血病患儿出生24小时之内迅速出现黄疸,abo溶血病,患儿黄疸在2~3天后出现。此外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胆红素脑病,它为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内,最早也在2~3天内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如果不及早治疗,可造成永久性损伤。

三甲
徐青雨
小儿科
主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语音